軟板烘干除潮的方法
軟板裸板經(jīng)150℃烘板排潮后,能否立即從烘箱中取出呢?不行!必須采用緩慢降溫,待溫度降至60℃以下后,方可取出!這是因為,軟板經(jīng)過高溫烘烤,特別是烘烤溫度接近或超過基材的玻璃態(tài)轉化溫度(Tg)后,基材中的樹脂處高度柔軟的彈性狀態(tài),此時,如果采用急速冷卻,板面有、無銅箔電路(或板芯內(nèi)層電路)的環(huán)氧玻璃布絕緣基材之間,經(jīng)歷的降溫速度就會產(chǎn)生較大的差異。這種降溫速度差,會使烘烤過程中已經(jīng)軟化了的樹脂,在有和無銅箔部位的冷卻硬化速度不一致,從而形成局部應力。取板操作時烘箱溫度與室溫之間的溫差越大,降溫速度差異導致的這種應力也會越大,板面翹曲的后果也越嚴重!
曾經(jīng)有個公司,因生產(chǎn)部門對存放超期的軟板用150℃的溫度條件作了焊前排潮烘板處理后,部分板子發(fā)生翹曲。在分析原因時,與入廠檢驗發(fā)生了意見分歧。我建議他們調(diào)取庫存同種板型、板厚、相似尺寸及存貯條件和時間的板子,再次用150℃的溫度條件作了焊前排潮烘板處理,然后立即從烘箱中取出放置于室溫約27℃左右的平臺上。待板子完全冷卻后,板子翹曲的故障得以復現(xiàn)。
軟板的排潮需要釆用階梯式緩慢升溫(梯度升溫),而不是急速升溫。這不僅僅是為了順應環(huán)氧樹脂對水分子的釋放特性,更重要的是為了避免急速升溫造成軟板翹曲。同樣,經(jīng)過烘板排潮完畢以后,板子的降溫也必須釆用緩慢降溫(斜度降溫)的方式,以避免“急冷”在軟板基材內(nèi)部形成局部應力,從而導致板子翹曲。
僅就排除潮氣而言,我們不主張把烘板的溫度提升到基板的玻璃態(tài)轉化溫度(Tg)或125℃以上,除非需要在排潮烘板的過程中,同時去除板子內(nèi)的殘余應力。
通常,去應力烘板必須將溫度提升到基板(例如環(huán)氧玻璃布層壓板)的Tg溫度再加20℃以上的范圍內(nèi),并嚴格執(zhí)行梯度升溫(有恒溫平臺)和斜度(℃/min)降溫(不需要設置恒溫平臺)的操作規(guī)范。如果板子有輕度翹曲需要在去應力烘板過程中加以校平,還必須對板子作平放加壓,或使用夾持工裝壓緊。顯然,“去應力”烘板,也同時就完成了“排潮”烘板。
通常,我們把Tg≤130℃的印制板基材稱作低Tg板;把Tg=150℃±20℃的印制板基材稱作中Tg板;把Tg≥170℃的印制板基材稱作高Tg板。
無論何種類型Tg值的印制板,在其Tg溫度以下,由于基材環(huán)氧樹脂始終保持著堅硬的剛性狀態(tài),因而冷卻時形成局部內(nèi)生應力的幾率很低,其板子發(fā)生翹曲的幾率也就很低。
ps:部分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
推薦深聯(lián)新聞
- 輕薄與耐用性博弈,柔性 PCB 如何找到最佳平衡點?
- 5G 與 AI 雙重挑戰(zhàn),PCB 如何保障高速信號穩(wěn)定傳輸?
- 面對復雜環(huán)境,汽車智能座艙線路板怎樣保障系統(tǒng)安全?
- HDI 技術未來將如何與人工智能硬件深度融合?
- 新能源汽車線路板如何突破高壓設計與熱管理的雙重技術瓶頸?
- 線路板封裝工藝全流程和制造過程清洗的必要性解析
- 5G PCB 的制造工藝與傳統(tǒng) PCB 有何不同?
- 5G 時代,PCB 廠技術升級面臨哪些挑戰(zhàn)?
- 軟硬結合板:解鎖電子設備創(chuàng)新的“剛柔密碼”
- 深度研究激光雷達PCB,從設計到PCB解決方案
總共 - 條評論【我要評論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