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DI生產(chǎn)加工的五大要求
1、HDI尺寸
【背景說明】
HDI的尺寸受限于電子加工生產(chǎn)線設備的能力,因此,在產(chǎn)品系統(tǒng)方案設計時應考慮合適的HDI尺寸。
(1)SMT設備可貼裝的最大HDI尺寸源于HDI板料的標準尺寸,大多數(shù)為20″×24″,即508mm×610mm(導軌寬度)
(2)推薦尺寸是SMT生產(chǎn)線各設備比較匹配的尺寸,有利于發(fā)揮各設備的生產(chǎn)效率,消除設備瓶頸。
(3)對于小尺寸的HDI應該設計成拼版,以提高整條生產(chǎn)線的生產(chǎn)效率。
【設計要求】
(1)一般情況下,HDI的最大尺寸應限制在460mm×610mm范圍內。
(2)推薦尺寸范圍為(200~250)mm×(250~350)mm,長寬比應《2。
(3)對于尺寸《125mm×125mm的HDI,應拼版為合適的尺寸。
2、HDI外形
【背景說明】
SMT生產(chǎn)設備是用導軌傳送HDI的,不能傳送不規(guī)則外形的HDI,特別是角部有缺口的HDI。
【設計要求】
(1)HDI外形應為規(guī)則的方形且四角倒圓。
(2)為保證傳送過程中的平穩(wěn)性,對不規(guī)則形狀的HDI應考慮用拼版的方式將其轉換為規(guī)范的方形,特別是角部缺口最好要補齊,以免波峰焊接夾爪傳送過程中卡板。
(3)純SMT板,允許有缺口,但缺口尺寸應小于所在邊長度的三分之一,對于超過此要求的,應將設計工藝邊補齊。
(4)金手指的倒邊設計除了插入邊要求設計倒角外,插板兩側邊也應該設計(1~1.5)×45°的倒角,以利于插入。
3、傳送邊
【背景說明】
傳送邊的尺寸取決于設備的傳送導軌要求,印刷機、貼片機和再流焊接爐,一般要求傳送邊在3.5mm以上。
【設計要求】
(1)為減少焊接時HDI的變形,對非拼版HDI一般將其長邊方向作為傳送方向;對于拼版也應將其長邊方向作為傳送方向。
(2)一般將HDI或拼版?zhèn)魉头较虻膬蓷l邊作為傳送邊,傳送邊的最小寬度為5.0mm,傳送邊正反面內,不能有任何元器件或焊點。
(3)非傳送邊,SMT設備方面沒有限制,最好預留2.5mm的元件禁布區(qū)。
4、定位孔
【背景說明】
拼版加工、組裝、測試等很多工序需要HDI準確定位,因此,一般都要求設計定位孔。
【設計要求】
(1)每塊HDI,至少應設計兩個定位孔,一個設計為圓形,另一個設計為長槽形,前者用于定位,后者用于導向。定位孔徑?jīng)]有特別要求,根據(jù)自己工廠的規(guī)范設計即可,推薦直徑為2.4mm、3.0mm。定位孔應為非金屬化孔。如果HDI為沖裁HDI,則定位孔應設計孔盤,以加強剛度。導向孔長一般取直徑的2倍即可。定位孔中心應離傳送邊5.0mm以上,兩個定位孔盡可能離的遠些,建議布局在HDI的對角處。
(2)對于混裝HDI(安裝有插件的HDIA,定位孔的位置最好正反一致,這樣,工裝的設計可以做到正反面公用,如裝螺釘?shù)淄幸部捎糜诓寮耐斜P。
5、定位符號
【背景說明】
現(xiàn)代貼片機、印刷機、光學檢測設備(AOI)、焊膏檢測設備(SPI)等都采用了光學定位系統(tǒng)。因此,HDI上必須設計光學定位符號。
【設計要求】
(1)定位符號分為整體定位符號(Global Fiducial)與局部定位符號(Local Fiducial)。前者用于整板定位,后者用于拼版子板或精細間距元器件的定位。
(2)光學定位符號可以設計成正方形、菱形圓形、十字形、井字形等,高度為2.0mm。一般推薦設計成Ø1.0m的圓形銅定義圖形,考慮到材料顏色與環(huán)境的反差,留出比光學定位符號大1mm的無阻焊區(qū),其內不允許有任何字符,同一板面上的三個符號下內層有無銅箔應一致。
(3)在有貼片元器件的HDI面上,建議在板的角部布設三個整板光學定位符號,以便對HDI進行立體定位(三點決定一個平面,可以檢測焊膏的厚度)。
(4)對于拼版,除了要有三個整板光學定位符號外,每塊單元板上對角處最好也設計兩個或三個拼版光學定位符號。
(5)對引線中心距≤0.5mm的QFP以及中心距≤0.8mm的BGA等器件,應在其對角設置局部光學定位符號,以便對其精確定位。
(6)如果是雙面都有貼裝元器件,則每一面都應該有光學定位符號。
(7)如果HDI上沒有定位孔,光學定位符號的中心應距離HDI傳送邊6.5mm以上,如果HDI上有定位孔,光學定位符號的中心應設計在定位孔靠HDI中心側。
ps:部分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
推薦深聯(lián)新聞
- 輕薄與耐用性博弈,柔性 PCB 如何找到最佳平衡點?
- 5G 與 AI 雙重挑戰(zhàn),PCB 如何保障高速信號穩(wěn)定傳輸?
- 面對復雜環(huán)境,汽車智能座艙線路板怎樣保障系統(tǒng)安全?
- HDI 技術未來將如何與人工智能硬件深度融合?
- 新能源汽車線路板如何突破高壓設計與熱管理的雙重技術瓶頸?
- 線路板封裝工藝全流程和制造過程清洗的必要性解析
- 5G PCB 的制造工藝與傳統(tǒng) PCB 有何不同?
- 5G 時代,PCB 廠技術升級面臨哪些挑戰(zhàn)?
- 軟硬結合板:解鎖電子設備創(chuàng)新的“剛柔密碼”
- 深度研究激光雷達PCB,從設計到PCB解決方案
總共 - 條評論【我要評論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