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路板廠講不同電子產品會選用哪種PCB,你知道嗎?
PCB線路板工藝選型的目的就是根據電子產品的性能和質量需求,結合后續(xù)的組裝工藝制程,確定印制電路板的各種指標及參數,以保證電子產品的性能和質量。
常見PCB種類:
基材選擇
軟硬結合板廠印制板的基材直接影響印制板的基本性能、制造工藝和成本,選用時應進行綜合考慮。除應滿足電子產品電氣性能、機械性能的要求外,還應同時考慮印制板在后續(xù)組裝生產中的性能要求,即能否經受住電子產品裝聯整個工藝過程(包括回流焊、波峰焊、壓接、返修、清洗、三防涂覆等工序)中的熱應力和機械應力考驗,特別是波峰焊和回流焊過程的熱沖擊對基材的考驗最大。
不同基材的性能和成本差異較大,選用時應結合產品的性能特點進行選擇,以滿足要求為原則,切勿盲目追求高性能、高價格。一般通信類產品印制板應滿足2級以上要求,高可靠產品應滿足3級要求,SMT印制板應選擇高Tg(玻璃化轉變溫度)的材料,至少要高于印制板的工作溫度(140℃),同時應選擇耐熱性能好的材料(260℃,保持50s)。目前電子產品中廣泛使用的是以減成法(銅箔蝕刻法)制造印制板時所采用的覆銅箔層壓板(簡稱覆銅板),它也是目前國內外使用量最大的印制板基材。
PCB基材選用要素及說明如下表:
厚度選擇
印制板的厚度應滿足產品對其機械強度的要求,此外,還應根據其外形尺寸、層數、所安裝元器件的質量、安裝方式等進行綜合考慮。
① 一般優(yōu)選標準厚度的基材,慎選非標基材,對于非標基材的選擇,要經過嚴格評估和驗證。印制板的標準厚度為0.70mm、0.80mm、0.95mm、1.0mm、1.27mm、1.50mm、1.60mm、2.0mm、2.4mm、3.0mm、3.2mm、3.5mm、4.0mm、6.4mm。
② 在能滿足安全使用的前提下,優(yōu)選厚度較薄的基材,以減輕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。
③ 當安裝的元器件質量較大或振動負荷較強時,應采取縮小印制板尺寸、加固或增加支撐點等措施避免印制板變形。
④ 板面較大或無法加固、支撐時,應適當增加板厚,在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的情況下,把寬厚比控制在150以下最為理想。
⑤ 對于有印制插頭的印制板,應根據與連接器匹配的要求確定板的厚度和公差,過厚的板會造成插拔困難;過薄的板會引起接觸不良。
⑥ 對于有VPX等壓接連接器的印制板,厚度和焊盤孔設計應嚴格遵照連接器使用要求執(zhí)行。
⑦ 對于撓性板,當使用附加鍍(涂)覆層、覆蓋層或膠黏劑時,板的總厚度會大于撓性覆銅箔基材的厚度,因此對其尺寸公差要求應盡可能寬松。
常見PCB板材厚度及選擇,如下表所示。
常見板材銅箔厚度及選擇如下表所示。
鍍層選擇
印制板鍍層應根據產品的性能要求和成本控制要求進行選擇,還應考慮焊盤表面處理工藝的成熟度、穩(wěn)定性、環(huán)境適應性和所安裝元器件的機械承載要求。
① 熱風整平工藝對于控制鍍層的厚度和焊盤圖形較為困難,不推薦使用在含有0.4mm細間距元器件和1.0mm間距以下BGA的PCB中,原因是細間距元器件對焊盤平整度要求較高,而熱風整平工藝的熱沖擊可能會導致PCB翹曲。
② 對于有壓接型電連接器的產品、需要回流或返修的產品及工藝制程中不能提供氮氣保護的情況,都不推薦選用有機保護層OSP。
③ 對于需要較高焊接強度的高可靠性產品,限制使用沉金鍍層和沉銀鍍層。
④ 對于需要電測的產品,限制使用沉銀鍍層、沉錫鍍層和OSP鍍層。
⑤ 對于有金線邦定的產品,優(yōu)選熱風整平鍍層、全板鍍鎳金鍍層和化學鎳鈀金鍍層。
結構/層數選擇
電路板廠講印制板的結構和層數選擇應以滿足產品性能要求為前提,還應綜合考慮產品的布線密度要求、整機給予印制板的空間尺寸和電氣性能要求等。
① 印制板的結構主要根據產品的結構形式、空間大小和互連要求選擇。
② 從可靠性和可制造性的角度考慮,優(yōu)先選擇單面板、雙面板設計,其次是多層板。
③ 多層板設計中,優(yōu)先考慮四層板、六層板的設計。
④ 若采用雙面板時布線密度很大,則建議采用布線密度較小的多層板。
⑤ 從電磁兼容性角度考慮,當時鐘電路的頻率超過5MHz或上升時間小于5ns時,優(yōu)先選擇多層板(即5/5規(guī)則)。
ps: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
推薦深聯新聞
- 輕薄與耐用性博弈,柔性 PCB 如何找到最佳平衡點?
- 5G 與 AI 雙重挑戰(zhàn),PCB 如何保障高速信號穩(wěn)定傳輸?
- 面對復雜環(huán)境,汽車智能座艙線路板怎樣保障系統(tǒng)安全?
- HDI 技術未來將如何與人工智能硬件深度融合?
- 新能源汽車線路板如何突破高壓設計與熱管理的雙重技術瓶頸?
- 線路板封裝工藝全流程和制造過程清洗的必要性解析
- 5G PCB 的制造工藝與傳統(tǒng) PCB 有何不同?
- 5G 時代,PCB 廠技術升級面臨哪些挑戰(zhàn)?
- 軟硬結合板:解鎖電子設備創(chuàng)新的“剛柔密碼”
- 深度研究激光雷達PCB,從設計到PCB解決方案
總共 - 條評論【我要評論】